吾心研究室 > 拒學資料庫 > 全台拒學數據調查

拒學資料庫

全台拒學數據調查

  「拒學」一直以來是我們從事各項會務工作與研究的核心,然而,從臨床上來看,近年來中、小學生拒學的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但我國一直缺乏一個完整對拒學學生人數或在學校發生率的統計;為使協助拒學學生及其家庭的工作能更為落實且貼近需求,我們特別針對各級學校負責輔導事務人員進行調查訪問,以了解台灣各級學校學生拒學及輔導方式。

  統計結果發現,全台35%的學校出現拒學學生,其中以國小出現拒學學生的情形比例最低,為28%,而其他國中、高中、完全中學均有超過50%以上的學校出現拒學學生 ( 如圖 1.) ,且從數據上發現,學校級別愈高,出現學生拒學的比例也愈高。

  若以實際拒學學生人數來看,全台拒學學生僅佔全台學生總人數的0.07%,而此一比率不論在各級學校、各級城市上來看都沒有明顯的差異。(如圖 2.)

  從數據調查所顯示的全台各級學校出現拒學行為學生比率並不低、並不罕見,然而,在實際的拒學學生人數比例上,卻比國際常模所出現的1%~5%還要低很多,這樣的差距情形可以從多層面下去探討,包含拒學所受到的理解與重視度、資源投入、社會背景、學術與臨床上的差異等等。

  在我國,對於拒學行為的定義尚不明確,也常常會將之與逃學、輟學有所混淆,所以當孩子出現拒學行為時,老師、家長的反應也多不相同;依本次所做的全台學校拒學學生概況調查中顯示,全台國小出現拒學學生比例較低,但也近3成的學校有拒學學生,這從學業成績壓力、面對老師與父母、同儕間的壓力下,容易在情緒與心理上造成影響或挫敗感等等;台灣社會及價值觀仍是以升學主義為導向,孩子在每一個求學階段將面臨完全不同的新環境,然而有的孩子在適應上需要較多的時間做緩衝,但在國中、高中階段往往會忽略孩子的需求,從本次調查結果中也發現到,全台國中每兩所就有一所學校有拒學的學生,而高中、完全中學更是高達近六成(52%、59%)的學校有拒學的學生,這比起國小學校出現拒學的情形多了近兩倍,這反映了我們的學生就讀的級別愈高,所面臨的壓力、困難就愈多,當超出個人所能忍耐的範圍時,就會表現在個人行為與反應上,而拒學,便是孩子們直接表達的一種行為方式。

  全台約有35%的學校出現拒學的學生,其中,又以一級城市有49%將近半數的學校有拒學學生,而這樣的比例高出二級城市的31%及三級城市的29%以上。據國內外的研究報告指出,拒學行為的形成背景包括社會背景、家庭因素、個人因素、學校因素,分別就家庭因素中指出,家庭生活為個人最早的社會化單位,也是養成個體自我觀念、人格發展等最為密切的部分,而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等在對於家庭親子關係與成員互動間的建立在個人歷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個人從家庭中所學習到的經驗會形成價值觀與行為模式;在社會背景下,經濟、教育、政治、資訊科技等各方面發展的條件不同,居住於不同的城鄉中所接受的資源程度也有所不一,環境對於個人、家庭、學校又會交叉產生出不同的交互作用,因此,對於形成拒學的條件也會有所落差。

  從調查結果顯示,一級城市出現拒學學生的學校比率高出二、三級城市之多,當然,這也可從一級城市的學校所接受的資源較豐富,學校在吸收學術或各方的資訊較廣,對於拒學議題也多有涉獵了解,所以在訪問一級城市的受訪者時對問題回答上較能掌握。此外,我們也經常被詢問到,為何在過去的社會環境、求學過程中很少有學生拒學的情況發生呢?順應時代變遷,經濟發展快速,讓我們的生活、物質條件向上成長,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自然也就提高;過去多數家庭為了衣食生活忙碌,只求三餐溫飽、孩子健康平安成長即為父母的盼望,孩子們除了要分擔家中事務外,也懂得從生活中汲取經驗,從整體大環境至父母身上習得自我成長的方式;然而,在現代已開發國家或部分開發中的國家來說,對於孩子從小生長在經濟富裕以及各類資源豐富的環境下,生活歷練方面所接觸的和被訓練的機會變少,挫折容忍度、適應能力變低,但環視現在的社會制度與教育環境,因為高度菁英主義的發展下,學生自小在成績、名次間進行著激烈競爭,而父母們對於孩子又抱持著高度期待,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才藝班、補習班、安親班甚至各類考試、比賽樣樣不能少,當孩子因課業、同儕、老師、父母等諸多壓力來源而產生不適應的情況時,自然就想退回至感到安心舒適的環境中,進而產生拒學的現象。一級城市在社會背景、家庭社經地位、教育程度以及資訊接收度上相較於二、三級城市有明確差異,從此次調查統計中可了解到城鄉差距也明顯反應在拒學的發生率上。

  本次的調查中發現,有82%的受訪者在我們進行訪問前即聽過「拒學」,其中,以國中近九成五(94%)的受訪者表示聽過拒學的比例最高,而其他各級學校也都有八成至九成的受訪者表示聽過,明顯看出老師們對於拒學這樣的行為都有一大概的認識。但從受訪者自評老師對於拒學的了解程度僅有「普通」 ( 此處以「非常不了解」、「不了解」、「有一點不了解」、「普通」、「有一點了解」、「了解」、「非常了解」七個選項請受訪者作答,將所有受訪者之答案進行統計整理後得出了解程度的平均值落於「普通」 ) ,只有47%的受訪者回答偏向「了解」的正向答案。

  雖然從受訪者所回答認為學校老師對於拒學行為的實際了解程度普遍來講是較低的,但大部分受訪者對於拒學行為此議題已多有所聞,只是社會大眾、學校老師、家長等對於拒學本質的理解是不夠深入的;在無法深入了解、體會孩子拒學的心理及情緒反應時,一般人也容易將拒學與怠學、逃學甚或是其他疾病混淆,這也容易讓拒學的孩子及其家庭遭致外界的誤會,並且在學校老師的輔導以及與家長間的配合容易產生不對等的角色關係,通常老師與家長對孩子拒絕上學的直接反應就是希望孩子能去上學,但卻無法了解孩子不去上學的真正原因,有時候孩子又會因此更陷入無法平復的情緒混亂當中,孩子也可能由原本的精神狀況不好、早上爬不起來,最後延伸為拒學行為的表現或其他不信任、拒絕表達的結果;對於孩子在拒學本質上的了解程度影響著與孩子關係建立、輔導方式的一個重要條件,孩子無法上學這件事情,主要協助者是否能認真思考為何孩子無法到學校,想要休息的真正原因為何,如果我們能拆解孩子拒學背後的形成脈絡以及擺脫苛責與傳統對不去上學孩子的想像,我們才能找到適切於每個孩子所需要的協助方式。

  在處理拒學學生的過程當中,學校通常為主要協助者,家長則是主要參與者的角色,在受訪問者的回答中,以下列三種進行協助的方式居多:

  • 與家長溝通(如家訪)/請家長協助(73%);
  • 由班級導師直接協助輔導學生/班級老師加強與學生的互動(53%);
  • 由其他專任人員(通常為輔導處室老師或特教老師)開導、處理(42%);

  另外,約將近四分之一有拒學學生的學校(22%)會請心理師為學生進行諮商或治療;但只有13%的拒學學生的家長會帶孩子就醫,而其中由學校安排學生就醫的佔了9%。當校方得知學校有拒學學生後,在處理過程中有將近六成(58%)的學校會主動尋求外界協助,而主要被尋求協助的對象則是以政府單位比例最高,其中又以學校所在地的教育局/處為最多。而有48%的學校會尋求醫療體系的協助(包含心理師),其中又以各個醫療中心為主要對象。另外,有22%的學校表示,曾向民間團體尋求協助,但所尋求協助的對象範圍廣泛,並沒有統一的方向。

  全台學校普遍來說沒有設立專責人員負責處理拒學孩子的輔導工作,只有27%的受訪者表示學校有專責人員負責處理;而有拒學學生的學校大多皆由輔導老師(69%)主導拒學學生的協助與處理過程,班級導師身兼此職的學校佔了26%,此又以國小37%的比例略高。以台灣的學校而言,班級導師與家長間的聯繫是較緊密的,其聯絡管道可透過聯絡簿、定期召開的家長會等方式,然而,導師要帶領一整班的學生,當有學生需要特別協助時,通常會由輔導老師介入進行協助,在台灣的學校人力配置上,通常是由一至二位輔導老師負責一個年級的輔導工作,這樣的學生與老師比例配置上的不平衡,一直以來是我們教育工作上的問題,尤其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許多地方需要被關心,老師要花費許多力氣與時間在每一位需要協助的學生身上,當老師的時間與注意力被分散時,在輔導過程中不論資源投入上或深入輔導的程度相對也就會變的薄弱、被切割;拒學的學生在輔導過程中,需要老師、家長間的配合,甚至需要尋求外界醫療體系、心理師、社政體系等共同合作下,才能完整的協助拒學學生。

  整體而言,針對受訪者所回答的答案看來,台灣對於拒學的認識和了解並不深,在所有受訪的學校中,認為自己學校的老師了解拒學行為的只有在一級城市中的學校達到五成以上(51%),其他不論在認為政府單位或家長對拒學的了解程度上都較低,前者不到五成,後者更不到兩成。然而我們長期接觸拒學孩子家庭的過程中,常有家長表示校方無法理解孩子狀況、無法取得配合的情況產生。此次調查是以老師做為受訪對象,故家長的觀點尚未能通盤了解如,彼此的認知是否確實有落差、溝通的問題出在哪裡等,因此未來也將進一步針對父母的面向及校方做更全面的探討。

  了解程度與輔導、協助拒學孩子的方式上有著相對的關聯性,這次的調查中得知,在處理拒學學生的過程中,政府單位是校方主要尋求協助的單位,但我國的政府單位對於拒學並未有明確概念性的解釋及可以提供的資訊,學校也就較難獲得所需資源,在進行輔導工作時就顯得困難、效果有限;家長是孩子生活中的主要參與者,學校則是培養孩子身心發展的場所,老師更扮演著孩子成長過程的重要推手,家長與老師雙方必須配合並熟知孩子的發展階段,當孩子發生困難需協助時,雙方與孩子所接觸的面向不同,若未能有效溝通,在協助孩子的過程中反而會產生更多的障礙與阻力,家長可能會認為老師不了解孩子內心混亂的情緒,老師可能會認為家長過於保護孩子等等,雖然雙方立意均為了孩子設想,但在這樣拉扯過程中受傷最深的大概又是孩子了;我們要怎麼縮小彼此間對於孩子無法到校的心理及情緒困擾的認知差距,在有限的資源下共同蒐集最適於協助孩子的方式與資料,拒學並非疾病,但它需要被理解隱藏在無法到校的背後更深層的動機,我們要跳脫既有的框架來看待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件,這樣的思維需要被大眾正確的了解與認識,當問題發生時,每個孩子才能適時適切的獲得有效的協助。

註:訪問時間: 97 年 9 月至 12 月
  調查方法:以等比隨機抽樣全台各級學校,共完成 800 份人員電話訪問
  有效樣本: 800 位台灣地區各級學校輔導處 / 室人員
  抽樣誤差: 95% 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 3.5 個百分點

吾心研究室 > 拒學資料庫 > 全台拒學數據調查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