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研究室 > 吾心的話 > 吾心札記-生活中的教育

吾心的話

吾心札記-生活中的教育

文:吾心諮商室

  近年來教育部在各級校園內推動品德教育促進方案,而品德教育一直是教育中最基礎的單位。在過去的社會中,早期的填鴨式教育,大家習慣用學業成績來評價孩子,注重智力的表現一直在德育之上,但只看標準答案的教育方式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也讓孩子失去了創造力和思考的能力。

  台灣的家長為了提升孩子的競爭力,從小送孩子去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和課外輔導班,希望給孩子最佳的資源為後盾,讓孩子可以贏在起跑點上,但注重才藝和學業的成績的同時,有多少孩子能有放鬆的時間和家人共處享受天倫之樂,或在人際互動上與朋友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童年的記憶除了在學習課本上的專業知識外,連寒暑假的時間也被課業輔導追著跑而喘不過氣,孩子心有餘力想去接觸了解課本之外的知識反倒變成一種奢求。

  隨著時代的進步,孩子從小開始接觸資訊的來源廣泛複雜,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價值觀容易受到外在的影響,所以及早培養判斷能力是很重要的,學著對於所接收的資訊提出質疑而非全盤接收。但在少子化的發展之下,每個孩子都被家長捧在手心上成長,也容易培養出許多小霸王和嬌嬌女的情形,人際互動上也會產生各種問題,此時品德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

  關於品格和道德的培養,在世界各國都有相當多的討論,同時可以關注國外的發展趨勢和我國在實行時的內容互相對照及檢視,綜合各國的優缺點作為借鏡來實施,總的來說不外乎必須從生活中開始培養,並在人際關係互動中去實踐,不論是正式的課程或是非正式的課程的方式,必須將品德教育內涵融入各式的課程中,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呈現,透過互動或合作的方式執行。除此之外,更要培養孩子做決定和負責任的態度,例如參與學生自治組織,或是學校舉辦的集會活動來實踐,透過參與民主的方式訓練孩子的思辨、理解、分析、批判的能力;同時也要培養孩子同理心和認同感,屏除偏見或歧視、尊重差異、關懷弱勢,也可以透過服務學習的方式,將一己之力貢獻予需要的人,並透過反思的過程分享活動中的收穫。

  從過去的九年一貫到未來十二年國教的啟動,不再是只強調成績,過去「背多分」的教育方式也面臨的挑戰,除了知識性的課程之外,老師們有更多的空間安排課程內容,訓練孩子在生活中所需具備的各項技能。除了學校之外,家庭更是扮演重要的角色,父母與老師則可透過身教和言教的方式,讓孩子可以從生活中學習。目前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就是價值判斷出現了問題,所以在追求成就的同時,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友善環境,而不是功利主義掛帥,有面對未來挑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負責任的態度,才能培育出品學兼優的下一代。

  品德教育是一項需要終身學習的學問,不只是在校園中發展,必須在生活中實踐,以落實生活即教育,生活的體驗從做中學起。( 2011/09/21)

吾心研究室 > 吾心的話 > 吾心札記-生活中的教育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