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研究室 > 吾心的話 > 2007年10月拒學症座談會Q&A > 【國中家長與老師的問題】

【國中家長與老師的問題】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Q1:孩子拒學期間需要給予體諒、關心、及孩子想要的,但給孩子想要的尺度在哪裡?

Ans:
  父母要親切的溫柔對待孩子是需要的、孩子受到父母的保護也是必然的,這是因為孩子還沒長大。然而若是過了頭,孩子就無法學習自我克制也將無法成長。若是父母無條件的給予一切孩子想要的,那麼孩子將會沒有「忍耐力(抗壓性)」。舉例來說,若是孩子很想要某個東西,父母親就要很有耐心的讓孩子瞭解「並非想擁有什麼就一定會擁有」。當孩子說「我想要買那個」,「好,我馬上買給你」,像這樣是不行的,而應該是跟孩子回答「為什麼想要呢?前幾天不是剛買了別的東西給你了嗎」,而當孩子回說「可是大家都有所以我也想要」的時候,父母應該回答「每個人,例如誰呢?不可能每個人有什麼你就通通也想要有喔,這樣是不對的喔」等等的回答並且溫柔耐心的解釋是必須的。

  父母親百分之百滿足孩子的要求是不對的,只能在適當的限度裡面去滿足他。即便有時候我們給予孩子的仍會使孩子不滿足,但我們所給予的只要在孩子能忍受 ,也就是尚能接受的範圍內就已經足夠了。

  孩子的心靈以及他往後將成為怎麼樣的人是父母的養育責任,若是我們不斷以百分之百讓孩子滿意的方式對待他,那麼往後孩子將會成為一個傲慢的人。若是一直以來對待孩子的做法都是當孩子有所要求的時候就用金錢或東西去滿足的話,請停止這樣的做法,而改採言語溝通的方式,要讓孩子了解彼此的想法。有時候孩子必然存有強烈的不滿,但是也必須讓孩子去學習並了解父母的情緒是很重要的。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吾心研究室 > 吾心的話 > 2007年10月拒學症座談會Q&A > 【國中家長與老師的問題】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