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家長與老師的問題】

1 • 2 • 3 • 4

Q3:孩子的作息不正常晚睡晚起,如何處理?

Ans:
  孩子會晚睡晚起通常都有原因,有煩惱、在擔心什麼事因此睡不著隔天爬不起來。拒學的孩子即便已請假在家沒有到學校去,但由於白天是大家都去上班上課的時間,因此孩子白天在家仍然會想到自己沒有到學校的事,以及種種相關的聯想與負面感受,而不論早上或中午孩子起來以後是以玩電腦、看電視或漫畫度過一整天,他們還是會想到這些事,內心無法得到休息,在身心疲憊的情況底下就可能導致做息的混亂。此外,也由於孩子想逃離白天的這種心理困境,或躲避與家人的接觸或擔心被責罵,因此可能會睡到很晚才起來,而這也連帶的使得孩子就更晚睡,到了隔天也就更爬不起來了。這種情況在許多拒學孩子身上是很常見到的。父母要盡量維持家中的和諧狀態,盡量避免因為孩子的拒學而使的家庭氣氛緊張,雖然很難,但對於拒學孩子所需要的身心安定而言,家庭氣氛若能維持在穩定的狀態,孩子不感到壓迫,內心的緊張與不安等情緒也就能夠紓緩。

  就好像我們工作的時候不小心失誤而導致進度無法如期完成,如果這個時候主管破口大罵,「全是你的錯!你要給我扛起所有的責任!」會怎麼樣呢,勢必心裡很難受了。而隔天要走進辦公室也會忐忑不安的擔心碰到主管時可能又會遭來一頓指責。如果這個時候待在工作環境裡不斷聽到其他同仁的奚落又或者不友善的目光,亦或者其他夥伴表示,「唉,我乾脆幫你做好了,動作會快一點」的時候,會不會這個職場就變成了一個讓人感到很不愉快的場所而只要想到要進公司就很不想去呢。這樣的心情換做是拒學孩子身上、家長身上都是一樣的。因此身邊的人都應該多一點包容、多一點理解給孩子及父母。

  而孩子雖然會有嗜睡的問題,也就是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在逃避,但是就如同工作失誤一樣他們仍試圖做出努力,想先試試看用自己的力量是否可以完成。父母除了理解之餘,要盡量讓家中氣氛維持在與孩子尚未拒學以前一樣,給孩子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溫柔、多一點理解。

  給孩子時間、空間之餘,父母仍需要知道,孩子是無法靠自己的力量痊癒的,仍需要週遭的協助。特別是當孩子的身心穩定以後,父母就要試著去慢慢調整孩子的生活作息與健康狀況,避免讓日夜顛倒成為一種習慣。而父母在給孩子建議的時候要以關心而不要以說教的口吻,例如鼓勵孩子走出戶外,現在還不想去學校沒有關係,白天的時候可以有休閒活動,最好是親子能夠一起互動的。藉這種方式慢慢修正孩子的作息,以及如果可以和孩子找出彼此共同的興趣,一起互動,藉由互動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到安心與開心以及體驗和人合作的樂趣,接著在慢慢的一步一步製造多一些可以讓孩子與他人相處及互動的機會,孩子就會慢慢走出來了。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