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家長與老師的問題】

1 • 2 • 3 • 4

Q4:家庭功能失調,兒童在學習上不用心而得不到成就感,甚至連基本能做的事都不願做的孩子,要如何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Ans:
  面對這些孩子,我們應該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如果孩子的家庭機能不足,則孩子也可能會因此而無法專注,在學習上可能也無法獲得建議,也就提不起興趣。而孩子對許多事情所表現的缺乏興致不願意做,可能是孩子平常很少得到讚美,又或者孩子沒有自信,也可能是否是孩子下了課仍需要協助父母的工作或需要背負一些家庭壓力等,因此會對許多事物都是比較消極,或看起來沒有精神無精打采的。若說對於拒學的指導方針以輔助其意願與行動達到一致性,則對於所謂怠學(學習意願不高、消極或偷懶)、或逃學的孩子,則我們就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意願的方式。而學習意願,可以更廣泛看待,其涵意所指的不一定要是課業上的表現,也可以是其他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幫助老師完成一些事情等。我們可以從中去觀察並找出孩子是否對於哪方面是可以提高其興趣的、可以讓孩子去體驗成就感會愉快的。同樣的,學校老師也要去了解孩子家庭是否存在哪些問題,有哪些問題是老師可以去協助及提供建議給家長,如果家長能夠理解則很好,如果無法理解,老師也不要灰心,除了繼續給予包容及努力以外,仍然可以跟孩子建立起良好的關係與信賴感。

  當孩子感受到身邊有大人的支持與鼓勵,不論是父母、老師、或其他人,當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被肯定的,就能夠去信任,也就會產生想要嘗試更多事物的心理了。而這當中孩子難免會有挫折,這些挫折先不論是否來自其家庭環境亦或者其它挫敗,只要身旁還有其他正面力量的支持,孩子還是可以擁有一段愉快的成長學習歷程。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