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問題】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Q6:父母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醫師、心理師等專業醫療評估人員?

Ans:
回覆者-胡可歆臨床心理師

  這其實並沒有一定的標準。以下是幾個可參考的面向:首先,是父母與孩子都能感覺到,這位專業醫療人員是可信賴的,能夠放心地把遇見的困難和內在的感受和對方分享,也覺得對方是能夠(或至少是有意願去)了解的。同時,也能一起合作找出適合孩子和案家的解決方式。

  好的專業醫療人員,不一定是有名氣的、常上電視媒體的、或者擔任機構內的高職。這與治療技術和專業的高低,是否認真投入於每一位案主的治療,是沒有太大關連的。所以不需要迷信外在的名聲地位。即便是新手實習醫師或心理師,也有態度良好、專業尚稱足夠(且仍不斷加強)、且認真專注在每一個療程與案家獨特需要的。

  第二,若專業醫療人員對「拒學行為」有一定的認識和處遇的經驗,能夠節省掉較多的摸索嘗試的時間。然而,有時因為費用和方便性的考量,也可選擇就近的、有健保給付的醫療單位。仔細地評估所接觸到和被安排的專業醫療人員,選擇能夠合作與溝通的。每間隔一段時間,也可主動了解,孩子在治療裡的進展。兩、三個月後,若覺得孩子並無改善,可主動提出與專業人員討論。我並不建議時常更換醫師或治療師,然而若孩子整體情況仍停滯不前,甚至有惡化的傾向,在與原醫療人員溝通無效後,仍是需要尋求其他專業的意見。

  第三,父母經常是拒學孩子的療程中,很重要的助力(或阻力)。視孩子個別的情況,有時需要將父母也納入療程裡,始才能更有效地協助到孩子。因此,會建議選擇能夠較透明地與父母溝通的專業醫療人員。

  第四,最重要的是,孩子在幾次的接觸過後,能逐漸地信賴這個專業人員,願意對其敞開心房。有時,拒學孩子在關係的建立上,需要放慢速度與較長的時間。父母也需要有些耐性和推動。孩子逐漸願意參與並投入諮商,一點一滴地開始能為自己的狀況負起改變的責任,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適合」的回饋指標。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